地鐵車站結構與施工方法-二建市政實務核心知識點
距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結束已有近5個月的時間,但由于福建今年對二級建造師考試方式進行了改革,所以目前還未舉行二級建造師考試。2019年福建二級建造師考試時間:11月9-10日、11月16-17日,共4天,具體考試時間請考生們以準考證為準。考試在即,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為考生們分享了二級建造師建筑實務一些核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學習!
地鐵車站結構與施工方法
一、 基坑開挖施工技術
1. 明挖法:明挖法是指在地鐵施工時挖開地面,由上向下開挖土石方至設計標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進行結構施工,當完成地下主體結構后回填基坑及恢復地面的施工方法。
2. 蓋挖法:蓋挖法是由地面向下開挖至一定深度后,將頂部封閉,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閉的頂蓋下進行施工的一種方法。
(1)蓋挖順作法:蓋挖順作法是棚蓋結構施做后開挖到基坑底,再從下至上施做底板、邊墻,最后完成頂板,故稱為蓋挖順作法。
(2)蓋挖逆作法:蓋挖逆作法施工時,先施做車站周邊圍護結構和結構主體樁柱,然后將結構蓋板置于圍護樁(墻)、柱(鋼管柱或混凝土柱)上,自上而下完成土方開挖和邊墻、中板及底板襯砌的施工。
3. 噴錨暗挖法:指隧道開挖后,將一定數(shù)量、一定長度的錨桿,按一定的間距垂直錨入巖(土)體,在錨桿外露端掛鋼筋網(wǎng),再在隧道表面噴射混凝土,使混凝土、鋼筋網(wǎng)、錨桿組成隧道支護體系的施工工藝。主要分為“新奧法”和“淺埋暗挖法”。
二、 蓋挖法施工的優(yōu)缺點
(一)優(yōu)點:
1. 圍護結構變形小,能夠有效控制周圍土體的變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護臨近建筑物和構筑物。
2. 施工受外界氣候影響小,基坑底部土體穩(wěn)定,隆起小,施工安全。
3. 蓋挖逆作法用于城市街區(qū)施工時,可盡快恢復路面,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小。
(二)缺點:
1. 蓋挖法施工時,混凝土結構的水平施工縫的處理較困難;
2. 蓋挖逆作法施工時,暗挖施工難度大、費用高;
3. 由于豎向出口少,需水平運輸,后期開挖土方不方便。
4. 作業(yè)空間小,施工速度較明挖法慢、工期長。
三、 不同方法施工的地鐵車站結構
(一)明挖法施工車站結構
1. 明挖法施工的車站主要采用矩形框架結構或拱形結構;
2. 矩形框架結構中,側式車站一般采用雙跨結構;島式車站多采用雙跨或三跨結構。站臺寬度≤10m時宜采用雙跨結構;
3. 拱形結構一般用于站臺寬度較窄的單跨單層或單跨雙層車站。
(二)蓋挖法施工車站結構
1. 城鎮(zhèn)交通要道區(qū)域采用蓋挖法施工的地鐵車站多采用矩形框架結構;
2. 軟土地區(qū)一般采用地下連續(xù)墻或鉆孔灌注樁作為施工階段的圍護結構。
(三)噴錨暗挖(礦山)法施工車站結構
可采用單拱式車站、雙拱式車站或三拱式車站,并根據(jù)需要可做成單層或雙層,此類車站的開挖斷面一般為150~250m2。
推薦:
二建機考系統(tǒng)重磅上線!讓您提前熟悉考試模式,掌握考試時間節(jié)奏。點擊下方圖片進入模擬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