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知識點:基礎與墻身(柱身)的劃分
為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2015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針對一級建造師進行了復習資料收集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成就你的工程師夢!
①基礎與墻(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墻(柱)身。
②基礎與墻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于設計室內地面為±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線。
③磚、石圍墻以設計室外地坪為分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墻身。
④基礎長度:外墻墻基按外墻中心線長度計算,內墻墻基按內墻基凈長計算。基礎放大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以及嵌入基礎的鋼筋、鐵件、管槽、基礎防潮層及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孔洞所占體積不予扣除,但靠墻暖氣溝的挑磚亦不增加。附墻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并入基礎工程量內。
⑤墻的長度:外墻長度按外墻中心線長度計算,內墻長度按內墻凈長線計算。
⑥墻身高度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
a.外墻墻身高度:斜(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面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出檐寬度超過600mm時,應按實砌高度計算;平屋面算至鋼筋混凝土板面。
b.內墻墻身高度:位于屋架下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鋼筋混凝土樓板隔層者算至板面;有框架梁時算至梁底面。
c.內、外山墻墻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
d.圍墻定額中,已綜合了柱、壓頂、磚拱等因素,不另計算。圍墻以設計長度乘以高度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