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氧化還原
大綱要求:了解氧化還原處理技術
1.12.1氧化還原法原理
氧化還原法: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質去除的方法。
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的過程叫氧化,失去電子的物質稱還原劑,在反應中被氧化,得到電子的過程叫還原,而得到電子的物質叫氧化劑,在反應中被還原。
每個物質都有各自的氧化態(tài)和還原態(tài),其氧化還原電位的高低決定了該物質的氧化還原能力。
廢水的氧化還原處理法又可分為氧化法和還原法兩類。
1.12.2氧化法
常用的氧化劑:空氣中的氧、純氧、臭氧、氯氣、漂白粉、次氯酸鈉、二氧化氯、三氯化鐵、過氧化氫和電解槽的陽極等。
1、氯氧化法
。1)原理:
氯氧化法采用氯系氧化劑,如次氯酸鈉、漂白粉和液氯等,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氰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類以及對廢水進行脫色、脫臭、殺菌等處理。
。2)氯氧化法處理含氰廢水
電鍍含氰廢水中的氰主要以游離氰和絡合離子氰兩種形態(tài)存在。一般游離狀態(tài)的毒性較大,而絡合離子狀態(tài)的毒性較小。
氯氧化氰化物的過程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在堿性條件下氰化物被氧化成毒性和氰化氫差不多的揮發(fā)性物質氯化氰,在pH值為10~11時,在10多分鐘內可將氯化氰轉化為毒性很小的氰酸根離子,這也稱作局部氧化法。
為防止處理水中含有劇毒物質氯化氰,其處理工藝條件應進行如下控制:
、購U水的pH值宜大于11.
、趶U水中除含游離氰外還常常含有絡合氰,考慮到廢水中同時還含有其它還原性物質存在,實際氧化劑的用量要比用公式計算的理論用量有所增加,以次氯酸納計為含氰量的5~8倍。
、蹨囟葘Ψ磻挠绊懖淮
、軐U水進行攪拌可以加速反應。
第二階段是進行完全氧化反應,即進一步投加氯氧化劑,破壞碳—氮鍵,使其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完全氧化處理法工藝條件是:必須在局部氧化處理的基礎上,一般pH值為7.5~8.5,氧化劑的用量為局部氧化法的1.1~1.2倍,藥劑應分兩次投加。
。3)用于含酚廢水的處理
。4)處理設備
主要要是反應池及沉淀池。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