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3 11:54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為了幫助考生全面的了解招標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2013年招標師考試輔導資料,本篇文章主要講解的是投資體制改革的主要特這一考點,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3.2.2投資體制的改革
為了確立企業(yè)在投資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推動政府經濟職能的轉變,國務院于2004年7月16日發(fā)布了《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對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和重點進行了明確的闡述,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投資領域改革和發(fā)展的綱領性文件。
投資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對投資項目審批制度的改革,投資體制改革是以《行政許可法》為依據,體現公開、透明和依法行政的原則,是國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1)投資體制改革的主要特征P83
投資體制改革是與社會資源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在靈活有效的國家宏觀調控下,建立以企業(yè)投資為主體,以市場調節(jié)為基礎的投資體制,實現“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其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實行自主決策、自我約束的企業(yè)投資制度。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投資主體從政府轉移到企業(yè),企業(yè)是市場法人主體,同時也是投資主體,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fā)展,自我約束,具有投資自主決策權。
在政府、企業(yè)、個人多元投資主體和諧共存的格局中,大多數經濟領域的投資主體應當是企業(yè)。政府應從生產經營性投資領域退出,主要投資于市場無法有效配置資源、涉及公共利益、企業(yè)不愿投資或難以投資的領域。
2)市場對投資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市場開放,建立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在宏觀調控下,充分發(fā)揮市場對投資資源配置的基礎性調節(jié)作用。
各種生產要素都應通過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勞務市場、技術市場和金融市場進行資源配置,通過價格信號和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對企業(yè)形成外在動力和內在壓力,使投資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
3)實行靈活有效的投資宏觀調控。對投資活動進行有效干預,是市場經濟國家的普遍做法,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更需要建立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以整體投資結構優(yōu)化為主要目標,以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桿為主要調控手段,盡可能弱化行政手段的作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