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3 10:30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厭氧生物處理具體概念:
3.1基本概念
3.1.1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一、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生物過程及其特征——又稱厭氧消化、厭氧發(fā)酵;——實際上,是指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厭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機物分解并產生CH4和CO2的過程。
1、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的發(fā)展簡史:
①上述的厭氧過程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谌祟惖谝淮卫脜捬跸幚韽U棄物,是始于1881年——LouisMouras的“自動凈化器”;
、垭S后人類開始較大規(guī)模地應用厭氧消化過程來處理城市污水(如化糞池、雙層沉淀池等)和剩余污泥(如各種厭氧消化池等);——長的HRT、低的處理效率、濃臭的氣味等;
④50、60年代,特別是70年代中后期,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人們對利用厭氧消化過程處理有機廢水的研究得以強化,出現了一批被稱為現代高速厭氧消化反應器的處理工藝,厭氧消化工藝開始大規(guī)模地應用于廢水處理;——HRT大大縮短,有機負荷大大提高,處理效率也大大提高;——厭氧接觸法、厭氧濾池(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厭氧流化床(AFB)、AAFEB.厭氧生物轉盤(ARBC)和擋板式厭氧反應器等;——HRT與SRT分離,SRT相對很長,HRT則可以較短,反應器內生物量很高。
⑤最近(90年代以后),隨著UASB反應器的廣泛應用,在其基礎上又發(fā)展起來了EGSB和IC反應器;——EGSB反應器可以在較低溫度下處理低濃度的有機廢水;——IC反應器則主要應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可以達到更高的有機負荷。
2、厭氧消化過程的基本生物過程①兩階段理論:——30~60年代,被普遍接受的是“兩階段理論”厭氧反應的兩階段理論圖示內源呼吸產物水解胞外酶胞內酶產甲烷菌胞內酶產酸菌不溶性有機物可溶性有機物細菌細胞脂肪酸、醇類、H2、CO2其它產物細菌細胞CO2、CH4l第一階段:發(fā)酵階段,又稱產酸階段或酸性發(fā)酵階段;——水解和酸化,產物主要是脂肪酸、醇類、CO2和H2等。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